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6-08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林國華介紹,近年來,山東以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省為契機,以打造安全放心農產品生產消費區為目標,以實施綠色發展、農業標準化等“十大行動”為抓手,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模塊化”工作方式,鼓勵各地創新舉措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催生了一大批有益經驗,在產銷各環節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成套標準化生產技術如何實現“一推一大片”?
“從大前年開始,這個連片4萬多畝茶園的綠色防控,就由政府購買專業化服務來完成。茶園組織下次采摘,必須要等過了農藥的休藥期!5月22日,在基本完成一季茶葉的采摘后,看著大面積的飛防服務正在覆蓋茶園,日照市東港區林苑茶業有限公司技術顧問董彥才告訴記者。
據日照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徐桂華介紹,2017年以來,日照依托茶產業扶持項目專項資金,市縣兩級財政年投入穩定在4000萬元以上,對全市27萬畝茶園推進綠色防控全覆蓋,在筑牢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推動日照綠茶品質提升,不斷擴大市場影響力。
5月24日,站在壽光市洛城街道東斟灌村的一處新大棚前,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秀欣這樣解密:“這是我們近年來推廣的‘高大化大棚’,長度普遍在200米以上,寬約20米,棚內基本安裝了水肥一體化、溫濕度自動控制、軌道運輸等設備,實現了水肥溫濕藥等的物聯網管控,除蔬菜定值、生長打頭、果實采摘等少數環節外,已基本落地機械化、標準化、智慧化技術,畝均化肥、農藥使用量,比以前舊棚分別降低了40%和25%!
優質安全農產品如何“產出來”?標準化生產是核心和關鍵。山東已制定推廣2500多項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認定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1309個,基本建成了“一鄉一業”標準體系庫。如何實現標準化生產技術“一推一大片”?基層已在實踐中探索出“硬核”舉措:一套先進播種機械,就能同時落地單粒精播、種肥同播等技術;一套水肥一體化設備,就能實現精準施肥、藥肥雙減;一家專業化服務組織,就能將以綠色防控為主的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十幾萬畝……
千家萬戶的小農戶生產如何實現“無死角監管”?
2019年5月,山東商務職業學院會計專業應屆畢業生李曉瑞應聘上崗,成了一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自此開始了在田間地頭穿梭的生涯!耙话忝刻斐闄z200-300個批次。別看這個職位小,但是責任很大。我們壽光農民就是靠著種菜富起來的,一旦質量安全出了問題,砸的是全市農民的飯碗!崩顣匀鹫f。
蔬菜質量安全“管出來”。誰來監管?怎么監管?李秀欣介紹,壽光把全市15個鎮街區劃分為28個網格,配備56名監管員、28輛專用車,對所有農資市場、合作社、種植戶的農產品和農投品質量安全進行全年全天候監管,確保實現網格內蔬菜種植戶檢測覆蓋率100%,蔬菜經營主體抽檢覆蓋率100%。
在淄博市淄川區,全區13個鎮辦全部設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配備了檢測室、設備、車輛,招聘了專職業務人員。在村級,則是每個村設立1名信息員,由區財政發放補貼,協助鎮監管站開展工作。
“我們建立了區、鎮、村三級監管網絡,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體系的全覆蓋。今年全區已完成檢測16171批次,全部合格!弊痛▍^副區長焦鵬生說。
面對千家萬戶的小農戶生產,如何實現質量安全監管“無死角”?“必須要在鎮村建立規范的監管網絡!笔∞r業農村廳質監處處長張剛說。山東自2019年起,以“有機構、有職能、有人員、有條件、有經費”“任務目標落地、崗位責任落地、巡查制度落地、檢測篩查落地、宣傳培訓落地、應對處置落地”為目標,全面推行鄉鎮監管機構標準化建設,已有800個以上鄉鎮監管機構完成自評達標,今年將在全省100多個省級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實現全覆蓋。
如何讓不合格農產品在市場上“無所遁形”?
位于桓臺縣新城鎮崔樓村的泓基合作社是該縣首批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示范基地之一!澳憧,合格證上標明了產品名稱、數量、出具日期、生產主體信息等內容,是上市產品的‘身份證’,是質量安全的‘承諾書’。合作社每天貨物運輸前均經過嚴格檢測并出具合格證,保證所有農產品均持證上路!焙献魃缋硎麻L于昌江說。
對于把要上市的農產品送到鎮上檢測,安丘市興安街道趙家官莊村村民馬金臻已成習慣:“通過這里的檢測,拿到出具的二維碼、貼上合格證,咱的草莓才能進入市場銷售,收購商也愿意出高一點的價錢!
安丘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郭偉介紹,安丘依托全覆蓋的監管體系,在大數據支撐的基礎上,創新推行了以“二維碼追溯+合格證”為主要內容的產地準出管理機制!昂细褡C與二維碼結合在一起,可發揮雙重作用。消費者通過合格證,可以獲取生產主體名稱、地址等信息;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獲取產品施肥用藥、收獲時間、檢測結果等信息,實現了全過程可追溯!惫鶄フf。
據省農業農村廳質監處四級調研員李劍介紹,今年以來,按照農業農村部要求,山東全面推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明確落實生產主體責任,推動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試行主體為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主體,同時鼓勵小農戶參與試行。對未實行合格證制度的主體和產品,將在參加各類展示展銷會,參評各類品牌和獎項,安排項目支持,認定標準化基地、養殖場等示范主體,申報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等方面予以嚴格約束。截至5月底,山東已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400余萬張。
相關標簽:山東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